- 绵阳四〇四医院“2号楼各病区科室文化墙打造项目”采购公告
- | 绵阳四〇四医院“转运呼吸机”采购公告(第二次)
- | 绵阳四〇四医院“医疗意外保险服务平台”采购公告(第二次)
- | 绵阳四〇四医院中央空调内机、管路等零星维修服务采购公告(第二次)
- | 绵阳四〇四医院“2号楼6楼日间手术室安装洁净板”询价公告(第二次)
- | 绵阳四〇四医院“2号楼手机智能充电设备投放服务”询价公告(第二次)
- | 绵阳四〇四医院“ 脂肪离心机及吸脂机”采购结果公告
- | 绵阳四〇四医院“色素型嫩肤治疗手具1套 ”采购结果公告
- | 绵阳四〇四医院“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维修配件 ”采购结果公告
- | 绵阳四〇四医院“ 超声治疗头一套”采购结果公告
【学党史 铭初心】红色传承——医院老革命、老前辈讲院史【2】重视人才引导 优先学科发展 奠定医院综合实力
火红年代创基业,跃进路上谱乐章。诞生于绵阳市跃进路的绵阳四0四医院,与国家“一五”计划和“大三线建设”息息相关,绵阳四0四医院随着国家电子军工基地(涪江有线电厂、国营长虹机器厂、国营华丰无线电器材厂、涪江机器厂)在绵阳兴建应运而生,医院的建立与发展,都烙上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绵阳四0四医院结合医院特点,聚焦生生不息的红色传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紧扣“办实事、解难题”,深入开展弘扬传承医院红色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我院党史学习教育及医院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重视人才引导 优先学科发展 奠定医院综合实力
赵世泉 男,汉族,1941年12月生,四川省绵竹县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先后在西南医院、89210部队、济南军区总医院、长海医院任见习军医、军医。1978年,转业到医院。1984年,任副院长。1994年,任院长。1995年,兼任党委副书记,荣获绵阳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晋升主任医师。1999年,任正院级调研员。2001年,正式退休。
1978年我刚调来四0四医院时,当时的医院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军工企业职工医院,规模不大,人才匮乏,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职工们端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过着没有多大压力,别无追求的平淡生活。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院领导转变了观念,清醒的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迫切性,于是医院制定了引进和培养人才,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面向全社会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此,医院先后从国家四机部广元四一〇医院引进著名消化内科专家陈邦模和儿科专家吴桂兰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人才的引进,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要,医院领导果断决定扩大床位,添置新的医疗设备,把内科组建成内一、内二科,外科划分成外一、外二科。同时,消化、心血管、呼吸、肾脏、普外、泌外、骨外等专业独立开展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同时结合绵阳及医院自身情况,医院决定组建干部病房(即内三科),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心胸外科专业。为此,医院先后派出多名骨干医生去北京等国内一流水平的医院深造,并邀请原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心血管专家朴庆云长住医院工作,心外科在他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只能做简单的心脏修补术,到能开展置换心脏双联瓣膜及法乐氏四联症等高难度手术。当时,医院心外科技术处于绵阳市领先水平、四川省先进水平,经绵阳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心血管内、外科为一体的绵阳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通过10多年的努力,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很大通过,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消化内科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腹腔镜诊疗技术。此后,又相继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及套扎术,胃肠道巨大息肉电切等高难度技术。这时,医院已经从一个比较封闭的企业职工医院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以消化内科、心血管内外科等为特色的地方综合医院。